逄纪做了什么?使其对于袁绍来说:成也逄纪,败也逄纪?——逄纪

逄纪做了什么?使其对于袁绍来说:成也逄纪,败也逄纪?——逄纪

逄纪进度条17:4000:00/17:40

讲完了同时被后人列入文庙和武庙的第一人杜预,有个好现象,就是又有人点播啦,有个姓逄的朋友问我是否讲过逄纪,别说,还真没讲过,于是这一篇我就讲讲逄纪。

讲之前,咱们先得说说逄纪的这个姓氏,其实就是咱们现在的“相逢”的逢字的古体写法,这个字是个多音字,放在姓氏里就念逄(和旁边的旁同音),这种现象其实还是很普遍的,就好象报仇的仇,在姓氏里就读做(qiú),和皮球的球同音。

逄纪字元图,是南阳人。他早在汉灵帝刚刚驾崩不久,就入朝为官了。当时由于汉灵帝非常宠信宦官,因此,宦官集团很是得势,手中掌握了不少的实权。刚刚晋升为大将军的何进作为外戚集团的新任首脑,打算铲除宦官集团,从而独揽大权。何进有个叫做张津的亲信就劝说何进,做大事要广纳智谋之士来为自己多出主意,参谋规划。由于逄纪智谋出众,早年间就获得了名气,因此便被大将军何进连同何颙、荀攸等智谋之士一起招揽到身边,成为了何进的心腹。

虽然有这些谋臣为何进出谋划策,然而何进最终却听取了袁绍的昏招儿,外邀董卓进京成逼宫之势,以威胁吓唬姐姐何太后同意铲除宦官集团,结果反而逼得十二个身居高位的宦官常侍联合起来先下手为强,砍了何进的脑袋,引发了宫中大乱。混乱中,不但这些宦官常侍们被大将军何进的外戚集团率卫队攻杀,就连小皇帝本人,也为了避乱不得已逃出了皇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常侍之乱”。

这么一乱,反而让刚好率领西凉兵马赶到的董卓捡了便宜,他将少帝刘辩从宫外接回皇宫,立下大功。由于当时正是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拼了个两败俱伤,董卓便顺势大权独揽,把持了中央朝廷。不仅如此,为了立威和排除异己,董卓竟然打算擅自施行废立之事,并提前找来袁绍商议,以此来试探袁绍的口风。结果遭到了袁绍的断然反对,双方彻底翻脸。最后,袁绍逃离京师洛阳,董卓成功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帝,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袁绍逃走的时候,由于大将军何进已死, 逄纪失去了旧主,便同许攸一起追随了袁绍,几个人快速一商量,就决定逃奔冀州而去,那一年是永汉元年(公元189年)。

之前逄纪作为何进的心腹幕僚,也就相当于同袁绍一起在何进麾下共事了一段时间,正是由于这段经历,袁绍对逄纪的智谋颇为认可和赏识。在抵达冀州之后,袁绍对逄纪大加重用。

展开全文

对于袁绍的出逃,董卓非常不满,原本打算下令通缉袁绍,但是考虑到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背景雄厚,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董卓不敢逼迫袁绍太紧,便听取劝告,对袁绍采取了怀柔政策,将袁绍任命为勃海太守,希望就算不能收买,也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因此上,袁绍在逃到冀州不久,反而名正言顺的得以将渤海郡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了。但是小小一个渤海郡是远远难以满足袁绍的野心的。这一点,逄纪对此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为此,逄纪特地对袁绍说:“要想做大事业,如果说不能占领一个州作为根基或者大本营,那是没有资本谈立足的。咱们现在所处的渤海郡,地处冀州,而冀州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人才众多,物资充实,但是冀州牧韩馥却是个才能平庸之辈,这正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啊。

您可以暗中邀公孙瓒率军南下,做出要进攻冀州的样子,韩馥得知后必然会害怕畏惧。这个时候,再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说他所面临的祸福。韩馥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必然仓促窘迫,不知所措,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趁此机会占据取代他,占据整个冀州。”

袁绍闻听,非常认同逄纪的这个谋划,大为欣喜,于是更加亲近逢纪,随即便写信给公孙瓒。结果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袁绍很快便反客为主,占领了冀州。

就这样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就坐拥了各种资源都极大丰富的冀州,心中大悦,然而却惹恼了公孙瓒,因为面对这个局面,公孙瓒自然明白,自己是被利用了,被袁绍当傻小子使唤了一把。于是恼羞成怒又加上野心爆棚的公孙瓒骤然发难,和袁绍爆发了一场大战。

为了争夺北方四州的霸主地位,袁绍和公孙瓒双方的战争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开始,一直打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历时长达八年之久,足见,这个公孙瓒也不是个善茬儿,或者也可以说是袁绍并不是足够强悍。 总之,这场战争以公孙瓒自焚在城楼,袁绍彻底统一了北方四州结束。

在消灭了公孙瓒之后,袁绍休养生息了不到一年时间,便挑选精卒十万,骑兵万人,以审配、逢纪统领军事,准备南下与曹操争锋。在发兵前,军师田丰建议袁绍不可小看曹操,此时的曹操已经击溃叛军刘备,并回师,毫无后顾之忧。当前最好的战略应该是先不断骚扰和调动曹军,使其疲惫后再发动总攻,而不是急于直接正面硬刚。

然而,由于逄纪认为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已然具备碾压曹操的实力,说得袁绍心中大悦,因而没有听取田丰的意见。结果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于官渡之战大败而回, 后悔当初没听取田丰的计策。逄纪心中恐慌,担心袁绍迁怒自己,急忙构陷田丰,说他听说袁绍大败之后,取笑袁绍战败是因为不能听取他的意见所致,激得袁绍一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当即下令杀掉了田丰。

在袁绍的阵营中,审配虽然是袁绍麾下的另外一个深得袁绍赏识的重臣,但是他与逄纪关系相处得不好。官渡之战后审配的两位儿子都遭擒,成了曹操的俘虏,袁绍的部将孟岱因为和审配有私怨,就向袁绍进谗言,怀疑 审配必然会心怀异心。

袁绍就这件事询问 逄纪的意见, 逄纪回答说:“审配天性刚烈率直,他每次所说话和做事,都仰慕古人的节操,不会因为两个儿子被俘而做不义的事情,您不要怀疑他。”袁绍问听,奇怪地说:“你不是讨厌他吗?” 逄纪说:“我们相处不来,那是我俩的私事,现在所说的可是国家大事。”袁绍赞叹地说:“很好!”于是继续像以前一样任用审配。打那儿之后,审配和 逄纪的关系得到改善,变得融洽了。

在两年之后的 建安七年( 公元202年),袁绍由于内心一直无法接受官渡战败,最终忧愤而死。袁绍生前一直宠爱小儿子袁尚,考虑将袁尚立为继承人,但是却并未正式表态。袁绍死后,众人本打算以袁谭为长子而拥立为继承人,但是由于支持袁尚的 逄纪、审配一派与支持袁谭的 辛评、郭图一派不和, 逄纪、审配等因为担心袁谭即位后对自己不利,就私下假造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使得袁尚成功上位。

袁谭不能继位,心中不服,便自称车骑将军,屯驻在黎阳。袁尚对于大哥袁谭的作法十分担忧,因而不敢多分派军队给他,并且还派出逄纪随军,以监视袁谭。

后来,袁谭在黎阳城抵御前来进攻的曹操,战败后,要求袁尚为自己增加兵力,被审配拒绝,袁谭一怒之下,便杀掉了逄纪出气。

可以说袁氏集团的分裂和破灭,逄纪、 审配在其中起到了推手的作用,逄纪自己也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而对于袁绍来说,可谓是:成也逄纪,败也逄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成龙正式代言泸州老窖了
bet28365365娱乐场

成龙正式代言泸州老窖了

⌛ 08-05 👁️ 4268
TCL电视下载什么直播软件?精选10款电视直播、点播软件
《我们来了2》四大素人背景揭秘 个人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