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贡文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主要旅游景点简介
同仁县人民政府:http://www.hugan99.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4/7/1 21:01:34    
一、概述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饮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隆务镇是黄南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通讯便捷,形成了以五河公路为主线及同夏、同循对外公路的道路网络。 (一)地理、气候 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地形可分为河谷川地、低山丘陵、中高山脑山、高山4个区域。年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125.1毫米,无霜期约67天—152天,属凉温半干旱地区。全县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二)人口与经济 同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县辖2镇、10乡,75个行政村,目前总人口7.6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回、土、撒拉、保安、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2%。 同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小块农业区,种植业有小麦、青稞、土豆、豌豆等农作物;有黄果、杏、香水梨等水果;种植小油菜、萝卜等蔬菜。县内草场资源丰富,牲畜种类有牦牛、绵羊、山羊、马、骡、驴等。尽管建国以来同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经济水平还很低,仍是国定贫困县之一。目前虽然全县经济还很脆弱,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三)历史沿革 同仁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代。这一地区主要为藏族聚居地,故而也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集聚地之一。在唐代隆务河一带已建造城池,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军事要塞,明朝时随着宗教势力的扩大,形成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成为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同仁县隆务镇是黄南藏区的重要中心城镇,在历史上地位显要,曾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因少数民族聚居,使其成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在其3275平方公里的县域内,佛教寺院80余处,尤其位于隆务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是青海较大的古寺之一,是周围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寺内保留着众多的古文化、古文物与古建筑。以隆务镇吾屯村为中心的热贡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隆务老城区是我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区之一,是一份可贵的建筑遗产。此外,明代遗留下来的年都乎石碑、古城遗址及分布在地上地下的170余处文物古迹以及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等都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四)水电、矿产资源 同仁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尤为得天独厚,有大小河流11条,其中最大的隆务河属黄河一级支流;目前沿隆务河已建成梯级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1.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7500万千瓦时。1987年同仁跨入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行列。1996年建成110千伏安输电线路工程,地方小水电与西宁大电网联网,已形成发供用一条龙的输电网络。同仁县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品位高, 是青海省10个资源开发重点县之一。金、银、铜、铅、钼、锡、石灰石矿、石英矿等均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铅锌矿、石英矿、金铜矿,已建的同仁铝业、双朋西金矿,同仁碳化硅厂已成为同仁县的财政支柱和资源开发龙头。 (五)动、植物资源 县境内草原辽阔,森林茂密,兰采、西卜沙、双朋西3个国有林场,森林总蓄积量达164万立方米,野生动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黄羊、熊、狐狸、獭猁、蓝马鸡等。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其中雪莲、冬虫夏草、大黄、黄芪等各类药材久负盛名。隆务河谷独产的黄果更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同仁县被誉为我国的“黄果之乡”。 二、旅游资源情况简介 (一)历史建筑 1、古老的隆务寺 隆务寺藏语全名为“隆务德钦却科尔林”,意为隆务大乐法轮洲,其建设年代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建寺初期属萨迦派后改宗格鲁派,发展成青南地区最大的寺院,下属年都乎、郭麻日、吾屯上、下寺等几十个小寺。明朝时期,明王根据边疆少数民族虔诚信教的特点,在藏区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大肆兴建佛寺,给不少宗教领袖赐名号,笼络人心,明王朝准封当时隆务寺寺主洛追森格为“弘修妙悟国师”。1625年,第一世夏日仓葛丹嘉措在隆务寺建成显宗学院,以后历代夏日仓主持修建佛殿、经堂等,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兴盛时曾占地近百公顷,僧人达2300余人,成为青南地区格鲁派第一大寺。隆务寺是黄南地区重要的宗教文化学府,有显宗、密宗、医宗、天文四大学院,经常举行辩经、念经、考试等宗教活动。该寺名人高僧辈出,著书甚多,如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有许多历史、佛学方面的著作。 隆务寺地理位置优越,寺院依山面水、环境宜人,藏汉合壁式建筑,飞檐斗拱,错落有致,寺内还有造型精美的佛像、佛画、堆绣等,寺院经堂、佛堂35座,僧舍303院。经堂佛殿典雅庄重,层顶皆为碧瓦,中脊有镀金的高瓶。寺院中央大经堂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内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供奉着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像等数十尊佛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尤其是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底座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更加金碧辉煌,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 隆务寺1980年12月批准开放,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吸引着众多游人和专家学者。 2、独具风韵的隆务镇老城区 隆务镇老城区位于城镇西片,隆务寺南侧。这里地势较低,为隆务河西岸的一级台地。新城区位于隆务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两台地相差近三十米,老城区为原县治所在地,占地面积略小于新区,是我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之一,是感受古代高原生活和体会青海地方风土人情的宝贵场所。 隆务老城区至今已有234年的历史,公元1765年前后,临夏、兰州、循化、保安等地回汉商人常到隆务寺一带经商。夏日仓六世活佛为了顺应民意,动员周围群众在隆务河西岸圈地百余亩,建设商人居住地,分上下街,南北城门各一,将散住在周围的商人安置,当时称“克哇加曲”,意为80家商人。 从建筑来看,同仁县城保存较完整的非宗教古建筑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中主要是旧式居民以及一些商住合用式建筑。建筑风格主要为青海地方乡土式与不同民族形式的融合,其中汉式符号语言最多,传统庄廊布局也有体现。其它民族的建筑语言符号主要在门口及细部处理上有所应用。 从道路布局来看,严谨中不乏灵活,既有Y字型交汇,又有随地形变化而进行的自然弯曲。充分反映出古人适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睿智匠心。 从人文角度看,同仁老城区汇集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本地老居民。目前老城区共有住户506户,人口2126人,民族构成主要为回、汉、土、撒拉、保安、东乡族等。从行业看有半农半牧者,有小型商业经营者,小型加工工业者及少量纯农和纯牧者。这些数代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是民俗风情、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老城区建筑古朴自然、谐调,自对岸望去,各式古老宅居自河岸开始,漫过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上的隆务大寺融为一体,古城风韵十分浓厚。在宽阔的一级台地古建筑群中,有醒目的二郎庙、圆通寺、清真寺点缀其中,构成重要的视交点,具有完整的古城风貌。隆务寺、圆通寺、清真寺藏、汉、回三个不同民族的寺院依地势高低座落在同一条街上,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为罕见,形成了名城老城区一道独特的景观。这些建筑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依据地形高低错落有致,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各式民族服饰烘托下,充溢着深郁的乡土气息。回头望去,高大乔木穿插其中,将一片古城装点得虚虚实实,极富情趣。 (二)宗教文化 1、精湛的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及国外一些地区享有盛誉。几个世纪以来,热贡艺人长年外出作画,足迹遍及青海、甘肃、西藏、四川、新疆、内蒙以及日本、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内外地区,绘塑了大量精美艺术品,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热贡艺人在吾屯庄最为集中,占全村男子的90%以上,由此又有人称吾屯艺术。 热贡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图案、建筑装饰等门类,绘画以壁画为主,卷轴画为辅,并有少量木刻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绘画技巧类似工笔重彩,色彩鲜艳,细部处理巧夺天工,在施用金色上技艺高超,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雕塑包括泥塑、木刻、砖雕、石刻、酥油花等,以泥塑为主。堆绣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贴而成,装饰性极强。图案是依附于建筑物、室内摆设及日常用具而存在的装饰艺术,多见于寺院建筑。热贡艺术在国内外不少的佛教寺院殿堂内和回廊的墙壁上也有展现,其布满了各式宗教题材和自然风光的画面,形象生动,技巧高超,集中体现了热贡艺人精湛的技艺。 热贡艺术虽属宗教艺术范畴,但透过宗教迷雾也反映出了艺人们对现实主义艺术的追求,一些作品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有些作品虽取材于佛经,但描绘逼真,让人能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气息。如有幅壁画,下部为草原、牛羊和妇女背水情景,上部为高楼饮酒取乐,并有女奴伺候的贵族生活,深刻再现了当时藏区的社会情景。 热贡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81秋在北京、上海、西宁举办了热贡艺术展览,获得了美术界、学术界和宗教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一朵鲜花”,“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在“2004年首届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上,热贡艺术品会展获得“正大杯”金奖3杯,银奖2枚,铜奖1枚,取得了整个博览会中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1989年11月在同仁县城隆务镇兴建了“热贡艺术馆”及“热贡艺术研究所”。馆内有曾经跟随张大千学画多年的热贡老艺人夏吾才让,1998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在上级部门的重视下,又新建了一幢风格独特的热贡艺术馆。从1996年起由各地百余名有名望的画师用三年多时间制做的618米长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是热贡艺术的精典之作,已申报并获准吉尼斯世界纪录。 热贡艺术开发较早,热贡艺人制做的彩塑、佛像、唐卡(绘画)、地毯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等地,开发基础深厚,热贡艺术已不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且已广泛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热贡藏戏 藏戏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中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也是一份可贵的民族艺术。同仁地区早在明末清初就有了藏戏。主要剧目有《文成公主》、《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当地学者的努力,使热贡藏戏不仅保留了西藏藏戏的传统,而且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自1978年以来,编演了《诺桑王子》、《意乐仙女》、《金色的黎明》等五台藏戏,先后在深圳、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巡回演出,并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其中《藏王的使者》于96年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新剧目奖)。 (三)民俗风情 同仁县主要有藏、汉、回、土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和睦相处,保留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从饮食习惯到服饰穿着,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探奇体验。 (1)藏乡六月会 六月会,藏语称“周卦勒柔”。是一项传统民族民间的娱乐活动,原始风味极为深厚,至今已延续了四五百年,它融宗教、祭祀、娱神、娱人于一体,充满了神奇与欢乐。“六月会”的宗教活动与农牧业生产中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古代先民对大自然原始宗教意识的延续。“六月会”的各种仪式和活动都是由拉哇(法师)主持和安排的。主要活动有:祭神仙、上口扦、跳神舞、爬龙杆、打神鼓、唱“拉伊”,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和“开山”。“上口扦”是法师以神的名义为年轻人上口扦,要求上口扦的人全为自愿,请法制将两根寒光闪闪的钢针插入自己的左右腮帮,称为“上口扦”或“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令人不解的是“上扦”者毫无痛苦之感,个个神情坦然,法师从“上扦者”口中将扦拔出,顺势一口气吹去,“上扦”处不但滴血不流,而且也不会留疤痕。除了“上口扦”以外,还有一种叫“上背扦”的,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人的背上。要求“上扦”的人左手持神鼓槌,右手持鼓,边击鼓边跳,直至钢针全部自动脱落为止。“六月会”的舞蹈大致分为“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莫合则”(军舞)三大类,每一类不但由十二、三个节目组成,而且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尾声是一个更激动人心的、富有特色的活动——“开山”。舞者要求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前额,随之泰然起舞,即使鲜血染红衣衫也在所不惜。“六月会”是同仁县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群众活动。 (2)“於菟”(楚风)舞 “於菟”为老虎的别名,也指古代春秋时楚人的居住地。这里所说的“於菟”是指每年农历11月20日在同仁地区年都乎等村所举行的祭祀二郎神驱妖求吉祥民俗活动中的一种古朴罕见的舞蹈。 “於菟”舞中由七名半裸身体的男青年扮演“於菟”,表演前先在舞者面部和全身用锅灰画上虎的斑纹,在胸前和背部画上虎面,用白纸条将头发扎起。表演中由一名头戴五佛冠的巫师击鼓诵经,先祭二郎神。“於菟”在院里舞蹈片刻,此时场外鸣枪放炮,“於菟”闻声惊跳,四处狂跑,行驱妖除邪的动作,意在祛解灾祸,保佑来年平安吉祥。由两名长者装扮的“於菟”在村口鸣锣击鼓,诵经跳舞,其他“於菟”越墙入屋,见食就叼,见馍就拿,若遇见病人便从病人身上跳数次,驱赶病魔。“於菟”串完人家,列队边走边舞向村外。此刻再次鸣枪放炮,高声呼号将“於菟”驱赶出村。“於菟”被赶出村后,狂奔至隆务河边,洗净身上斑纹,穿好衣服。巫师跪在河边诵经焚纸,以示妖魔祛除。於菟们晚上住在村外水磨房内,共享酒肉,次日才可回家。 “於菟”舞又被称为楚风舞,因为它与明朝时期屯守戍边之楚人有关,他们把当地的文化也随人带到驻地,“於菟”舞就是其中仍被保留的一种。 (四)其它旅游资源 除丰富的人文景观外,同仁境内还有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自然景观。主要有风光旖旎的麦秀森林公园、钟灵毓秀的曲库乎药水温泉,白云缭绕的阿米夏琼山和景色秀美的吾屯园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各民族神奇独特的婚嫁、丧葬、饮食习惯和别具一格的服饰着装,对久居闹市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五)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1、交通便利,区位较优 同仁县位于黄南州州府所在地,距省城西宁180公里。周边与甘肃夏河、贵南、循化等旅游胜地接壤。五河公路横贯其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同仁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通讯网络健全 通讯便捷,已开通国内外长途直拨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传呼业务,与国内外通讯联系较为方便,全部乡镇已实现自动直拨。 3、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同仁既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又有唯我独有的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发源地,对游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开发前景广阔。 4、大部分景点面积广,客容量大 辽阔的土地,广袤的草原,独特奇妙的高原风光,古老的宗教文化和神奇迷离的民俗风情能吸引和容纳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5、旅游环境质量好 同仁属冷温半干旱地区,年均气温5.2℃,无霜期约67—150天,夏季气温尤为宜人,空气清新,透明度好,碧空如洗。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仍可见高山顶部白雪皑皑;河谷四周绿茵如毯,各种野花竞相开放;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沙棘锦簇;黄果飘香;草场广袤,水草丰美,牛羊游动,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同仁各族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